1948601231
15381192993
导航

他们用镜头记录那个沸腾的年代丨岭南文化新讲第二十一讲

来源:欧宝娱乐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4-08-10 16:10:40

  “当一切烟消云散,当照片的拍摄者和传播者都消失的时候,真正有价值的照片还会存在,正是这些照片,会笑到最后。”

  1984年7月,《现代摄影》杂志在深圳创刊。创办人是苗小康,他邀请了来自贵州的李媚参与创刊。后来,李媚成为该刊主编。

  《现代摄影》发刊词写道:“摄影,对于全世界各个不一样的种族的人们来说,是一种无需翻译的语言。如果说画笔仅仅是属于画家的,那么,照相机则是属于大众的工具。只要按下快门,你便立即保留住一个瞬间,这一瞬间记录了现实,表达了你的思想和感情,也许还能打动你的观众,引人进入深刻的思索和分享生活的乐趣。”

  安哥,他拍下了很多发生在广州的“第一次”——首届大龄青年集体婚礼;由广东省团委组织的全国第一次“选美”,等等。

  张海儿,广州人,能够说是中国最早用相机去搅动对象的重要人物。他这种方法在1990年代对很多年轻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杨延康,贵州人,1984年年底来到深圳。因为热爱摄影,他进入《现代摄影》做发行,成为该刊的第三名员工,后来成为摄影家。

  肖全,四川人,1980年代中期开始拍摄日后让他蜚声文艺界的《我们这一代》系列,后来也来到深圳。

  《现代摄影》所倡导的“纪实摄影”观念随即席卷全国。除了摄影实践,《现代摄影》还致力于探讨摄影观念的探索和创新。1985年,学者杨小彦正是在《现代摄影》开始了从艺术理论到摄影理论的跨界尝试。

  19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广东媒体也迎来了蓬勃发展期。以《南方都市报》《新周刊》等报刊为代表的纸媒,开始用大量版面刊登图片,图片报道成为强调新闻力度和真实感的手段之一,给读者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视觉印象,同时也推动了传媒摄影的快速的提升。余海波、李洁军、王景春等摄影师即在此时崭露头角。

  1月25日,第21场“岭南文化新讲”在广州楠枫书院举行。其主题,就是回顾“中国纪实摄影的广东现场”,把听众带回那个沸腾的年代。主讲嘉宾中山大学教授、艺术家杨小彦,著名摄影家王景春,曾担任《新周刊》执行总编的主持嘉宾周可,都是这一现场的亲历者。

  岭南文化新讲第二十一讲主讲嘉宾杨小彦(中)、王景春(左),主持嘉宾周可。

  “纪实摄影”的概念,来自“Documentary Photography”这一英文词。1981年,译者王惠敏在替《国际摄影》翻译一篇文章时,将这个词翻译成“纪实摄影”而不是“纪录摄影”,是为了跟“纪实文学”形成对应。

  沙飞,原名司徒传,生于广州,祖籍广东开平。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看过他在1936年拍摄的鲁迅与青年木刻家交谈那张著名的照片,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在他的战地纪实照片中感受着抗战烽火。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发出宣言:“摄影不应该是风花雪月,它应该参与社会现实。”

  也因此,“沙飞精神”被概括为“持续关注人类的苦难命运,用摄影忠实地予以纪录”。杨小彦指出,摄影是一种视觉记忆,它对于历史具有特别的价值。因为摄影是抗拒失忆的一种有效手段,“从这一点看,广东当代纪实摄影所继承的正是这一沙飞精神。”

  通过图片展示,杨小彦介绍了1980年代以来活跃在广东的摄影名家,包括安哥、张新民、李洁军、杨延康、张海儿、余海波、许培武、刘博智等。

  其中,从让摄影回归到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的时代这一角度而言,安哥可以说是代表性人物。安哥,本名彭振戈,他最著名的一张照片,是拍摄于1983年的广州首届大龄青年集体婚礼。

  1983年,广州首届大龄青年集体婚礼上一对受宠若惊的夫妇。 (图 /安哥 摄)

  “安哥为什么重要?因为他把很多第一次发生在广州的事件敏锐地拍下来了。”杨小彦表示。除了首届大龄青年集体婚礼,安哥镜头下的广州的“第一次”还包括:“美在花城”博览会上首次出现“无痛穿耳”柜台;首届“羊城青春美大赛”(由广东省团委组织,后来被叫停);美国超人海报首次出现在广州街头,等等。

  “一个摄影家,需要敏锐地捕捉生活中这些微小细节的变化,因为这些变化会汇成滚滚的时代潮流。”杨小彦说。身在潮流当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它们的起源,但幸好,摄影师为我们留下了影像的记录。

  安哥切身感受到了纪实摄影作为一种潮流的兴起。在一次受访中,他表示,数十年来,他把身边的东西拍下来,甚至把自己和周围朋友的一些生活拍下来,这一些内容深刻地表现了时代。而在过去的主流媒体上,是看不到这些照片的。

  安哥后来成为策展人,于2003年筹划了“中国人文:纪实在当代”摄影展。该展览收入250位摄影师的作品,安哥表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就是在这二三十年,大家开始重新关注身边的、社会的、人生的真实镜头。”

  在南方日报社南方传媒研究所担任影像研究专员的摄影师王景春,近年来的研究重点是系统梳理1949年到1980年代的广东影像史。

  对于广东影像史源头的回溯,王景春走得更远:南海大沥人邹伯奇于1844年自制“摄影器”,这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部照相机。他和杨小彦一样推崇沙飞,认为沙飞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第一个摄影记者。

  王景春于1997年进入《南方都市报》,担任一线年,在湖北抗洪救灾现场,他拍下了一张可能是他个人摄影生涯最著名的照片。

  以此为契机,王景春展开了“大江大河”系列的拍摄。凡是跟水有关的选题,他都会去,并坚持至今。

  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王景春提供了做图片报道选题的方法论:以图片编辑的思维去思考。在他看来,拍一张好照片并不难,现在很多人都会随手拍下身边的人、景物,拍完就完了。我们应该做的是,从相册中每个月挑一张照片,这样一年就有12张照片——至少发微信的时候九宫格就搞定了,三年就有36张照片。

  “36张照片是什么概念?有30张照片,就能支撑一个深度选题。如果这个选题你觉得能持续,就做下去。其实做选题就是这样。”王景春说。他说有两类摄影师,一类是吕楠那样的,一开始就确定选题,之后花十年八年去拍;一类是张新民那样的,张新民是先拍了很多照片,然后发现可以归纳为“包围城市”的选题。两类摄影师的做法殊途同归,最终都需要坚持。

  1992年 ,深圳。为老板排队买股票抽签表的农民工。(图 /张新民 摄)

  张新民说过,曾有人小心翼翼地向他展示精心放制的纸基纸黑白照,还冷不丁冒出这样的话:“小心点,它们比我寿命长。”

  张新民写道:“是的,我们拍照,我们也被别人拍。我们正真看到了太多的照片,其中很多照片的命运,和照片拍摄者、传播者的希望背道而驰。照片仅仅是照片。当一切烟消云散,当照片的拍摄者和传播者都消失的时候,真正有价值的照片还会存在,正是这些照片,会笑到最后。”

  王景春也说,只要做好图片的归档工作,多年后把它们找出来,用时间跨度做一个比对,“影像的力量和意义就会呈现出来”。

  1999年,杨小彦写过一篇讨论文图之争的文章。他把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史概括为文字和图像的竞争,在漫长的时期,文字占上风,因为我们总是用文字表达概念;但是,随着媒介工具的改变——照相机出现、摄影技术普及,图像的重要性逐渐上升。

  以纸媒为例,从最早的独幅新闻照片到写真版,再到后来像《南方都市报》开创的《视觉周刊》,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图像的重要性在上升,视觉时代开始降临。如今,我们已进入一个彻底的视觉时代。

  在杨小彦看来,发生在1990年代的中国纪实摄影潮流,其实就是一场文化运动。参与者多为从事新闻摄影的记者,经过他们的持续努力,以“纪实摄影”命名的摄影类型终于成为摄影界的主流而广受关注。而在此前,我们经历了一个图像空白的年代。空白年代的典型案例,就是像唐山大地震这样的重要事件,并没有像样的图片留存。

  《现代摄影》内页,杨小彦与张海儿对线年代初期开始走下坡路,2006年,甚至有人提出“告别纪实摄影”。关于“纪实摄影”概念正确与否,也出现了争议。对此,杨小彦的看法是,就像艺术史中出现的诸如古典主义、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等概念,它们其实都是后人命名的,不太准确,但作为一个方便的标签来使用,是可接受的。

  “纪实摄影”作为一场文化运动,必然有背景、发展过程,有它的高潮、起伏和转型。实际上,在今天这个互联网年代,很多传统媒介都面临危机。

  “所以我不能回答纪实摄影未来会如何,因为也许以后的运动就不叫‘纪实摄影’了,也许有别的说法。今天确实是一个视觉时代,就连文字都成了视觉对象。在电视泛滥的时代,有一个说法是:阅读是思考,观看是娱乐。今天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个说法是不对的,观看也是思考。既然观看也是思考,那么,一个具体的媒介会发生啥变化,其实我们大家可以坦然处之。”杨小彦说。

  王景春则关注到当下大热的AI摄影。很多人都说AI干掉了摄影,但曾和王景春共事的梁音有一个看法:AI是把世界装到照相机了,但真正的摄影师是让你走进这样一个世界。

  把世界装到相机里和你走进这样一个世界,显然是两回事。王景春觉得,作为一个个体的、有思想的摄影师,应该是通过摄影进入这个世界、进入这个时代。

  摄影跟其他艺术门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技术对它的颠覆性是特别直接的。20世纪早期的纽约街拍照片,为什么没有人?那是因为当时曝光需要一个小时之后,人随时在移动,曝光还没好,人都走了。后来徕卡把胶片装到小型相机里,才有了布列松所说的“决定性瞬间”,因为那时候相机可以拿出去快拍了。技术对影像的推动,是颠覆性的,现在的数码相机,1亿像素的配置已经不是问题了。

  2023年,有一个摄影师用AI制作照片,获得大奖后拒绝领奖。王景春说,这件事告诉我们,要判断一张照片的高下,得看摄影的技术性和人的精神性哪个比例更高。

  中山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策展人。曾任花城出版社编辑、岭南美术出版社常务副社长、《画廊》杂志主编等。长期关注视觉传播学、城市学和艺术批评等领域,持续从事艺术实践,举办过若干次个人展览并参加若干综合性的展览。

  南方日报社南方传媒研究院影像研究专员、著名摄影家,曾任《南方都市报》视觉总监。曾获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新闻奖(编辑类)、金镜头年度杰出记者、年度杰出图片编辑等奖项。作品《我是记者》成为中国新闻记者的一个标志。

  中国科学院大学回应“网友反映毕业学位证被顺丰撕毁”:证书具有唯一性,无法补发,可开具相关证明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华为2024校招薪资曝光,月薪11K至36K,什么学历要求?了解一下吧

  “把门打开”还是“把门儿打开”?语文老师举例北京话教学,儿化音的正确用法来了!

  Keep智能运动手表Keep Watch Pilot 1发布,1299元

  JPR机构:2024Q2 客户端 CPU 出货量环比下降 5%,同比增长 10.7%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