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纪实摄影(一)什么是纪实摄影
来源:欧宝娱乐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4-06-28 14:53:41
无论是国展还是省展,在对参展摄影作品分类时,大多分成纪实和艺术两个大类,通俗的理解就是一个是不能P的,一个是可以P的。那么不P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是纪实吗?在当代摄影艺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语境里,再谈纪实摄影的话题有没有“炒冷饭”感觉呢?今天我就沿着摄影发展的历程,谈一谈对纪实摄影的理解,也算是重新理一下自己的思路,供各路方家砸砖。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类就开始琢磨怎么能把看到的影像固定下来,慢慢的有了岩画、壁画,记载人类的生活场景。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直到19世纪,才有人结合小孔成像的原理,利用各种化学方法,把影像固定到底片上。
1826年尼埃普斯在自己家中的实验室用自己发明的摄影方法成功拍摄了从实验室窗口所见的景色。这是世界上现在最早的照片,曝光时间8个小时。
1839年8月19日,达盖尔在法兰西学院公布了他的铜版摄影术发明。一般而言,摄影史以达盖尔公布发明的1839年为摄影术发明之年。当时的摄影是按科学发明来对待的,摄影技术掌握在科学家的手里,而不是艺术家的手里。
众所周知,摄影术诞生之前,再现生活情景片段的只有绘画和雕塑这两种最主要的艺术形式,多为宗教、政治、权贵服务,而且写实水平已达极限,有以假乱真之效。
比如肖像画,由于能掌握精湛绘画技术的艺术家和工匠毕竟是少数,所以能留下自己肖像的绝大多数是达官显贵。
摄影术诞生之后,其凭借精确的再现物体象能力,把三维空间定格为二维平面,对同样是二维平面的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肖像照不再全部依靠绘画,不用好长时间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因为摄影曝光时间只需十几分钟甚至更短。简单说,是摄影抢了绘画的生意。
但这个时期的绘画仍以高贵的姿态藐视摄影,认为摄影只是用化学的方法,机械地复制所看到的一切,不存在自主创作因素,根本算不上艺术。法国期刊《光芒》刊发大量关于摄影是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论文章。
法国诗人、批评家波德莱尔认为摄影只是“绝对精确的素材”,唯一的功能就是作为知识研究上的支持。
摄影为了争取艺术地位,证明自身具有与绘画同样的艺术创造性与感染力,从1850年左右,慢慢的出现“画意摄影”,失焦、朦胧、模糊,再现宗教场景,看上去有油画画面的感觉。当然,一直到现在仍有大量借用绘画、雕塑经典图式的摄影作品,增添其艺术感染力。
在摄影模仿绘画的同时,许多画家开始用照片作为绘画的素材。比如欧仁·德拉克洛瓦(1798~1863)、古斯塔夫·库尔贝(1819~1877)。
但总的来讲,作为再现历史事件,如战争、会议、街景等,绘画已远不及摄影的效果,而且随着摄影技术的进步、装备的小型化,摄影的门槛越来越低、越来越方便,加上机械复制的自身属性,迅速成为影像传播的最主要、最便捷的手段。比如,我们正真看到的很多另外的地方的影像都是通过照片传递的,甚至我们正真看到的画作、雕塑、建筑等艺术品,也是通过摄影的途径传播的。
画家也在反思绘画的方向在哪里,甚至有人惊呼:绘画已死!绘画艺术开始转向,专注光线色彩构图等绘画的本身,不再追求物象的再现,而是用画家的眼光观察这个变化的世界。绘画在一个个提问、探索中演变发展,开始从室内走向室外。
《日出》莫奈1874印象主义,注重自然色彩的无穷变化,不再注重物体的精确轮廓。
打破绘画的写实经验,不再遵循科学透视法,通过色彩、形状呈现画面的纵深感。
用点彩绘画,色彩视觉的科学理论,这也是屏幕显示原理,这是艺术对科学的贡献。
表现主义代表作,强调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认为主观是唯一的真实,反对艺术的目的性。
把绘画语言限制在最基本的因素:色彩、形状甚至符号,如直线、直角、三原色(红、黄、蓝)和三非原色(白、灰、黑)上。追求音乐般的抽象。
而摄影也找到了自己特点,逐步脱离了画意摄影的羁绊,不再纠结是不是艺术。其自由、平等的精神内涵也恰恰契合了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势,成为人类审视自我的新的观看方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形式也更加多样。
①客观记录性。也就是它的机械复制性,不管你需要不需要,所有细节都会容纳到镜头范围,具有天生的“公信力”。
②瞬间性。摄影是时光的一个切片,把瞬间定格后,让观者有更多的时间去审视。
③社会性。摄影就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任何摄影离开了时代背景,都将是无根之木。
④内容至上。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开篇讲到,“实际上没有艺术这东西,只是艺术家。”这是对绘画、雕塑、建筑等传统艺术的一种阐释和判断。而摄影正好相反,作品的内容是至上的,摄影家的创作就是主观性复制,通过照片本身,能够正常的看到照片之外的故事。
纪实摄影是一个复杂的范畴。广义上说,只要是见证了历史事件、风俗、文物、世态百相的摄影,都可归入纪实摄影。从这个意义上讲,旅行摄影、新闻摄影、街头摄影、司法摄影、医学摄影、科学摄影乃至风光摄影,都可能会因为照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容与经过时间的过滤作用而具备了“纪实”的特质。可以说,纪实摄影是最能发挥摄影特点的摄影类别之一。
雅各布·里斯(1849~1914)。最早运用摄影来展开改造运动的纪实摄影家。1888年购买摄影器材,拍摄美国贫民窟,呼吁改善城市贫民生活条件,引起纽约市政当局重视,为解决这样一些问题直到了非消极作用。里斯用行动证明,纪实摄影可以是一种推动社会改良、唤起社会良知的重要手段。
刘易斯·海因(1874~1940)。拍摄美国童工劳动的悲惨情景,以这些照片作为一种社会学调查的证据,促使美国国会通过立法禁止雇佣童工。摄影不应当仅仅为了美,而应有一个社会目的。要表现那些应予赞美的东西,也要表现那些应予纠正的东西。
FSA计划(1935~1942)。为调查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萧条的情况,罗斯福“新政”之下的美国政府机构——农业安全局(FSA)征集了许多优秀摄影家到美国各地农村,通过拍摄农民生活状况与地理形态照片,收集了27万张有关农业现状的视觉资料。兰格的《流离失所的母亲》便是这个伟大摄影计划的象征。
布拉塞(1899-1984)《夜巴黎》开辟了现代都市纪实摄影的新领域。他认为摄影的客观性是对现实世界的形象做最崇敬的礼拜。
罗伯特·卡帕(1913-1954)。匈牙利裔美籍摄影记者,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之一。1947年,他和“决定性瞬间”的倡导者布勒松一同创立了著名的玛格南图片社,成为了全球第一家自由摄影师的合作组织。
罗伯特·杜瓦诺(1912-1994)。法国最负盛名的摄影师之一,一生只以他所居住的巴黎为创作基地,喜欢在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抓取幽默风趣的瞬间。
萨尔加多1944年2月8日生于巴西。25岁在圣保罗经济学硕士学位后,移居欧洲。1970年,开始接触摄影。之后进入了法国Sigma图片社,1975年加入了Gamma图片社。1979年,加入了Magnum。1994年,他离开了Magnum,和妻子一起在巴黎开办了Amazonas图片社。
纪实摄影在关注社会共性问题和日常生活的同时,摄影叙事对象和风格也出现新的变化。
1)人文价值。以人为本,是纪实摄影最根本的特点。纪实摄影总是以饱含人文关怀的精神,真实、系统、深入地反映着摄影师观察到的社会现实,记录着时代发展的方方面面,为弘扬美善、鞭笞丑恶,促进社会进步、变革发挥着积极作用。
2)美学价值。纪实摄影除了具备决定性瞬间的传统美学特点外,更是拓展了专属于摄影的新的美学价值取向——“非决定性瞬间”,使作品更接近于事物的不完美性和摄影的本质特征。
3)历史价值。所有的纪实摄影作品,都在有意无意中承担起记录历史的责任,有着强烈的时代精神,对研究当时的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最直接、最形象的图像标本。
中国梦·劳动美——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中建路桥杯)河北省职工摄影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Copyright © 2019-2020 www.biyetianhu.com 欧宝娱乐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2020011169号-1 XML地图